皮少成同志
在全省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6年3月10日)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
上午,大家一起到现场参加了全省春季农机化生产工作活动的启动仪式。接下来,我们召开会议。刚才,四个县市分别就2015年的两项重点工作及当前的春耕备耕和“三个百万”活动作了典型发言,可以看出,2015年各地围绕省局的中心工作扎实推进,当前的春耕备耕及时有效。根据会议的安排,我就几个方面的工作给大家通报一些情况,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全面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工作
2015年,也就是在“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全省启动了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工作,16个示范县按照省局的部署和各地制定的项目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切实发挥了稳定器、助推器和试金石的作用,为圆满完成“十二五”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这一年的工作,我觉得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第一,全国领先。2015年省局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在全省以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工程为中心,以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为抓手和主要工作手段,确定了16个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在全国首开先河。2015年8月,农业部农机化司出台了全面全程机械化示范意见。一年来,省局主要在天门和京山两个基础较好的地方开展全面机械化试点,在11个县市区围绕重点作物开展机械化试点及3个山区的机械化试点,一方面兼顾了条件较好、发展较快的地方,一方面也兼顾了八大作物和湖北比较有特色的茶叶、柑橘类作物,同时也兼顾了协调发展的重要领域,关注和重视山区机械化的发展问题。
第二,稳步推进。刚才天门市农机局段局长就全面全程示范作了典型交流发言,天门市从抓推进、补短板、探模式等方面做了很多有效的探索,示范面积达到72万亩,这是很不容易的。天门本身机械化水平就比较高,作物类别也比较多,所以各地在加强领导、细化方案、强化措施、跟踪督办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推进了全面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
第三,成效初显。因为去年这项工作刚刚开始开展,没有跟项目资金安排挂钩,2015年的项目资金在2014年底就已经全部安排完了,所以2015年没有安排项目资金。
从取得的成效来看,我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两全模式”全面发力。两全就是全面和全程。一方面全面推进的号角已经吹响。2015年全省各级举办覆盖八大作物各类活动74次,刚才天门说有些乡镇也举办了演示活动,所以这个数字可以达到一百多次,但有些活动没有反映在湖北农机化信息网上,我们是根据网上反映的活动统计一共是74次。其中,省局有27次,各市州县47次,省级以上媒体报道我省农机化重点工作共计332篇(次)。初步统计也是不完全统计,示范区的建设机械化水平应该提升3%左右,保证了全省在“十二五”期末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稳步超过65%的水平,为“十三五”农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探索了路子,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全面提高的态势正在形成,主要表现在启动了小宗作物的机械化试点工作,比如茶叶、柑橘、油茶、蔬菜甚至包括薯类(红薯),也加快探索了其它环节的机械化实施路径:如植物保护,高地隙喷杆喷雾机迅速发展。在秸秆还田方面,2015年全省新增秸秆还田机具1409台;在粮食烘干方面,2014年在全省激增749台的基础上,2015年又增长了533台,全省粮食烘干的日处理能力稳步达到6万吨以上;2015年土地深松完成了260万亩的任务,土地深松方面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在老河口召开了现场会,全部是意大利引进的全进口机具,当时参会的同志都可以感受到那种先进的水平。
二是“双转”共识不断凝聚。“双转”是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转变发展机制。转变发展方式就是全省上下面对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做了很多突出工作。大家认真分析形势,把握形势,对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这三句话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我省在转变发展方式和转变发展机制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转方式具体到工作方式上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在政策执行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保持稳定性、精准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怎么发挥效益,提高调控手段的精准性?二是如何转变技术推广的方式。技术推广在常年没有资金支持的前提下,怎么实现技术推广方式的转变,怎么发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怎么调动农机生产和经销企业的积极性来投入到技术推广工作中,大家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三是在农机安全监管方面也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转变发展方式下一步我们也在研究和探索,现在没有形成一个单个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的意见,我个人认为,第一在领域的拓宽。主要表现在作物和环节两大块。前面说了在面向植物保护和粮食的后处理烘干及收获后的田间处理方面,我们已经迈出了步伐。下一步,领域的拓宽应该是我们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题中应有之意。第二就是范围的延伸。我们现在要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行业的覆盖。第三是产业的升级方面。这两年来看,包括围绕今天的荆门市围绕农机工业在打造品牌、建设农机工业园区方面,包括襄阳和很多县市在农机经销在经销市场方面的建设都是对整个农机产业的升级,因为有机才有化,湖北农机工业的基础目前看,原来的基础很好,后来全面崩溃后,现在恢复性发展的步伐还很艰难,经过近十年大额度的购机补贴资金支持下,现在真正能排的上号的,叫得上名字的有名农机企业还很少。农机不能作为一个产业,但作为一个部门还是划归农口,算是第一产业,必须要有农机工业的支撑,必须要支持和恢复发展湖北的农机工业,为农机化发展提供装备基础,这个前提下我们又是第二产业。在实际生产中,一直说农机是涉农的行业,那是实实在在的农业的第三产业,所以,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第六产业(1+2+3),三面都占,过去看这是个劣势,现在看,这是优势和机遇,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稳步推进农机产业的升级改造。第三是区域的协调。山区机械化发展,丘陵岗地和平原的发展,共同推进,这是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的问题,现在的产业政策还并没有很大程度的向这方面倾斜,我们如果能够先行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就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占尽了先机。第二转机制方面。一是补贴局向推广局转换,从刘局长上任以来一直在提,从目的出发再去做补贴,能够提高我们补贴的有效性和精准性,如果一味的去抓补贴,为补贴而补贴,那么资金发挥的效益和区域的规划布局,势必会造成资金的浪费,而达不到能快速提升农机作业水平的效果。一年来,通过全面全程,大家在这方面,这个共识不断凝聚,已经切实落实到行动上稳步推进。二是能有效的把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南漳。南漳的山区机械化试点工作可以请到县委书记到会讲话,组织部长亲自主持,场面很大,推进有力,这是很少见和难得的。农机部门经历了部门沉淀和多次改革,部门的地位、形象和影响力确实还有限,但如何能把这种劣势与当前农业发展的趋势结合起来,引起政府的重视并上升为政府行为,我们的工作就可以事半功倍,就可以积小胜为大胜,稳步向前推。三是从单打独斗向部门合力转变。这在各个领域都会有所体现,包括安全监管方面的安监、公安和农业技术方面的农业部门,工业方面的经贸和科技部门联合,能把我们农机部门的孤掌难鸣、单打独斗的运行机制转变成合力,有效推进。
三是融合氛围正在形成。第一是机艺的融合。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机化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农业农艺的限制,农艺部门也越来越意识到,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和劳动力的减少,农艺应该在机艺融合里面发挥主动性,要从种子培育和种植模式选择开始,寻求机艺融合的新路径。第二是农机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北斗导航启动了几年,大家也看了一些新鲜和热闹,但没有真正转换为生产力。2016年这个项目就要实施,我们将会有12000个定位功能和150个自动驾驶功能的项目试点。项目实施采取三个一点:购机补贴资金补一点、北斗项目补一点和老百姓自筹一点。信息化在汽车等其他行业应用非常普遍,在大数据时代来临的前提下,农机为什么会被选为北斗的试点单位呢?农机确实有条件实施,信息化的发展将为农机化发展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三是业务推进与体系建设的融合。一年来,在稳步做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提高农机化水平的同时,体系建设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段局长的介绍,一是维修体系的建设开始提速,二是标准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加强,机械化的题中之义是机械化的种植,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种植,机械化的操作,现在标准化的建设也开始得到了加强。安全体系的建设得到了逐步完善。
尽管我们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总体上看,我们现在还存在一些问题,毕竟是一项探索性的试点工作,具体来说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进展不平衡,16个示范县包括其他县市大家可以自己体会不平衡指的哪些方面;二是主动作为不够,等、靠、要的思想依然浓厚,现在所有行业有的有项目还无法实施,我们农机部门没项目。今年枝江包括宜昌市给省局反映,能不能下达一些没有资金的项目。他们可以以此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重视来推动这项工作,大家要善于借助机遇。三是创新的推进办法还不是很多。包括省级层面也存在这个问题,创新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怎样才能做到创新推进?但我们是在2016年的示范工作中推进的,2016年省局没有发文,但是选派了16名年轻干部分别下派到16个县市,而且做到了16个示范县市一名领导,一个处室,一个年轻干部对口,确定了一个作物。这项工作我希望在总结上年度成效的基础上,在全面全程机械化上取得新的成效。刚刚召开的两会期间已经提了,“十三五”期间要在全国建设500个全面全程机械化的示范县,但现在还没具体的文件出台,估计到年中或下半年了。按购机补贴资金来说,我们湖北占二十分之一。一般的项目资金湖北至少占二十五分之一,至少有二十个县。我省现在选定了16个县,进展有差异,到时后续的争取和申报工作希望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如果真的有500个示范县建设,这将又是我省的一个发展机遇。
二、关于报废更新试点工作
2015年,经过努力争取,我省启动了报废更新试点工作,在全省的64个县市开展试点,截止到3月1日,我省录入机具5859台,全国第三,低于浙江和山东。补贴资金4307万元,具体到每台机具就是七八千元,大型机具比较少。我们第一年做这个试点工作,收到了农业部农机化司的高度肯定,2016年农机化司给我省下达了一个项目,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机制研究,这个项目钱不多,但这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
回顾一年的工作,我认为主要是在“四个于”上下功夫。一是立足于试。农机报废更新工作在全国11个省区市实施了两年,但都做的很少。所以,2015年放宽扩大到湖北实施的时候,我们当时领会上级的意图就是立足于试。既然是试点,胆子就可以大一点,步子可以快一点,而且允许犯错误。我们自己在工作中要及时纠偏改错和积累经验。二是着力于推。现在大家来算个大帐,拖拉机年鉴数140万台,小型拖拉机太多,应该是基数大,存量多,年限长,状态差,严重影响农机的安全生产,制约了农机效率的发挥。就是基于这个现状,我们着力于推进农机的报废更新工作。三是放手于简。也就是降低了门槛,简化了程序,简化了流程,方便了群众。尽管还有同志们反映工作程序还不够简化,但当时我们在很多方面做了突破。按照农业、财政、商务三部的试点工作要求,有牌证的机具才能报废,还要有报废标准,但为了推进这项工作,我们放手简化了程序。四是探究于长。也就是着力构建长效机制,通过报废一批老旧农机具,推动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逐步建立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长效机制。
去年我们在以上四个方面下了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一是报废机具种类上的严重失衡。主要是大中型明显多于小型,我们想剔除的手扶和小型拖拉机量很少,普遍反映补贴标准太低,老百姓不愿意来,不划算。我们也一直在呼吁能不能提高补贴标准,但这和购机补贴标准一样不能随意更改。下一步长效机制里面,我们依然会建议,把小型机具的标准提高一些,争取把这些老旧机具淘汰掉。联合收割机显著多于拖拉机。一方面得益于去年人大出台的关于露天禁烧的决定,所以很多地方行政推动,严禁不带粉碎切割装置的联合收割机下田,极大地推动了大中型联合收割机的报废更新。二是报废流程上的过度简化。首先是在来源确认上,当然我们说立足于试,放手于简,导致出现了过程过于简化的现象,我们在枝江发现了一个经销商在露天的场子堆满了各种各样老旧不堪的机具,很多是从外省购进来的。二是坐收坐等的问题。经销商又是维修商,一边收一边补,这是漏洞和风险,是需要防控的。三是监督管理上的明显缺位。首先是监销。我们一再明确监理站是监销主体。如果这个环节做不到位,很有可能给我们带来很大问题,最后出现套补。套补的责任就不是个小问题了。如果配套档案建设,一机一档,落实到位,我们的责任就会小很多。我们全省报废的5859台中,有档案可查的不晓得有没有一半,所以,大家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四是政策宣传上的“犹抱琵琶”。就是没有真正去宣传这项政策,很多老百姓不知道这个政策,很多地方在既是经销商又是维修点的,在大门口贴一个更新报废的补贴标准仅此而已,我在基层调研问了很多农民,有些反映不清楚这个政策。所以,政策宣传没有到位就导致这项工作“视同台戏”。实际上,这种不到位也是一种潜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这个潜力,往前推进。
今天,会议给大家印发了2016年报废更新方案(征求意见稿),体现了六个方面的调整意见方向,大家会后有意见可以给省局来反馈。主要表现在:
1、扩大试点范围。在去年一年的基础上,我们从64个县放宽到今年的全省各个县市区所有补贴实施的县市。
2、严格回收单位。我们现在明确,农机经销企业不得以维修点名义设立农机报废回收点,这一点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有些地方去年是这种操作模式,今年要及早换路子。
3、强化风险防控。今年对1万元以上的补贴机具,规定不得以村委会的证明为证明。
4、加强档案建设。要求“一机一档”,保存十年。
5、明确资金来源。各地可以安排一定额度和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机报废更新。这样便于大家在确定方案的时候,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比例由各地自行确立。
6、倡导集中销毁。现在的监销是监理部门的职责,但监理部门没有工作经费来源,一般部门无法销毁。大家知道汽车监销是非常严格的。就像我们刚才参观的循环经济城,有2万台的销毁能力,去年全省才5859台,事实上供需远远不足。我了解到,襄阳、枣阳的很多农机报废都在谷城销毁。谷城有个点是供销社的,是专门的资源回收单位。我们的维修点在一年回收过程中,很多做了亏本买卖。我们小时候看过废品回收站,它是要以盈利为目的的,相反后来很多回收点要向报废农户收费,因为他只是简单的破坏。但像格林美和供销社可以真正做到资源的分类回收,实现再利用的不多,和我们农机部门的回收是不一样的。2016年,倡导集中销毁。今天,我们明确回收单位公示在湖北购机补贴系统上。已经出现了有些维修点没拿到回收资格而举报或信访的现象,大家要采取公示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关于农机深松整地工作
年初,农业部印发了《农机深松整地作业实施规划(2016~2020)》,根据这一规划,省局制订了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会议已印发大家。2015年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农业部下达的260万亩工作任务。2016年,部里要我们报适宜开展土地深松作业面积,我们敏锐的意识到,在湖北有可能启动购机补贴资金来补助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所以,省局一再要求各地要据实上报。当时第一遍的数字统计是270万亩,后来反复征求意见达到460万亩。农机深松是要求三年深松一遍,一块地只深松一次。各县市最后的面积都是各地自己核实上报的,而有些局长说自己都不晓得这个事情,这又是我们农机系统暴露出来的问题,信息报送的不及时、不把关,就算这个数据局长不知晓没把关,那么,其余的生产动态数据,局长都把关了吗?现在数据统计报送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没有科学完备的数字报送体系做支撑,我们的决策可能就没有方向性。所以,以后数据报送请大家务必严肃对待。如果各地有不在农机深松整地名单之列,确实想开展这项工作的,都可以给省局反映情况。对这项工作,我提几点具体要求:
第一,提高思想认识。农机深松是总理在两会上的庄严承诺,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一项重点技术。从工作上讲,这是“十三五”的规划目标,也是我们的工作任务,必须要完成。从技术上讲,是一项保水保墒抗旱的技术,是一项增产增效的有效技术。
第二,正视存在问题。去年统计显示,全省完成土地深松264.5万亩,但反映出来几个问题:宣传推广不够,老百姓的认可程度很低;机具保有量不足,按实际的操作情况看,按一台拖拉机耕1000亩地,150万亩的任务需要1500台8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一个深松铲一般需要25-30马力的动力带动。来凤、建始等山区县市深松任务也很重,大马力拖拉机明显不足。去年是资金缺少支持,号召面上要完成推广任务。150万亩是死任务,必须要交账,内部可以适当调整,有些地方可以多,有些地方可以少。
第三,认识几个问题。这项工作怎么开展?一是实施的主体。借鉴外省经验,以农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为主;二是补助的标准,初步拟定作业补助标准30元/亩,还要跟财政部门做进一步争取工作。我们了解到周边省份,甘肃15元/亩,最高的是山东40元/亩,河北25元/亩,安徽35元/亩。三是机具的保障。150万亩的任务需要1500台大马力拖拉机,还要求每台拖拉机耕作1000亩,还要有1000台深松机,而深松机全省的保有量接近于零。今年要开展这项工作,投入将非常大。四是面积的核查。面积核查我们初步考虑,借鉴外省经验,准备引进北斗终端的监测系统,能自动统计符合要求的作业面积,不需要人为去核查。当然这中间涉及到费用成本问题,3200元。一部分设备要装在拖拉机上,一部分设备要装在深松机上,每个县在办公室就可以看到这个数据,做不了假,这就保证了作业质量。但是3200元全由合作社来出,合作社估计也不愿意,我们的想法是争取补贴补一点,但好像还没列入补贴。所以,请大家回去后认真研究方案,及时反馈意见。
四、关于当前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3月4日,京山和恩施分别发生了两起农用车的安全事故,导致九死九伤,车辆都是正三轮摩托车,但各地报送数据都是按农用车事故报送,且在两会的敏感时期,这给我们提了一个醒,目前很多地方管理中的变拖,也是常说的农用车该怎么办?吸取教训,所以前几天我们在网上发了一个关于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紧急通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大家要注意:
一是切实提高思想认识。首先,是两会召开的敏感时期,大家务必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其次,大忙季节即将来临,春耕生产即将展开,也是事故的多发期、高发期。再次是追责之年。如果目前在册管理的“变拖”一旦出事,农机部门将难脱干系。农业部原来为变拖问题,约谈了我们省农机部门。恩施、十堰等地要引起特别注意。同时,收费政策全面取消,农机部门没有拿在手里的必要。再者,要克服侥幸心理。罗田事故务必引起大家高度警醒。
二是要强化责任意识。依法履责,我们的法律就是促进法、道交法和农业机械管理条例,规定农机部门只能管拖拉机,我们要严格按标准,依法履责,科学避责,严肃追责。
三要迅速开展行动。主要体现在一个“交”、一个“销”。该移交的必须移交,积极给当地政府汇报。有一些地方移交了,但是牌照没有核销的,一定要通过正当手段全面注销;其他的,两年没有年检的,也要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给予及时注销。各地农机部门特别是以前列管“变拖”的地方,回去后一定要仔细研究“变拖”的“交”和“销”问题。2016年是追责之年,任务很重,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