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
荆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6-05-18 10:27:44

 

荆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三五”规划
 
 
 
 
 
 
 
 
365bet体育存款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目     录
 
 


“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是转变发展方式和深化改革的攻坚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三五”期间全市将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并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化、全面化发展。
一、“十二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成就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机化步入快速发展期,农机化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抗灾保丰收、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及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部分机具、部分作业环节、部分作物的机械化还较为薄弱,农机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公共服务、生产流通等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一)主要成就
1、农机装备总量快速增长
“十二五”期间,全市主要动力机械和作业机械总量不断增加,一些高性能、高效率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得到推广与运用,水稻插秧机、油菜直播机等重点推广机具增长迅速,农机装备覆盖了农、林、牧、渔业,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
农机动力机械:2015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60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42亿元,全省排名第三,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35%和68%;2015年底拖拉机保有量为29605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21877台),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9%。
各环节作业机械:种植环节,2015年底水稻插秧机保有量16165台,占全省1/4强,居全省第一,比“十一五”末增长了256%;播种机8188台,比“十一五”末增长了61%。收获环节,2014年底联合收获机数量达14511台,比“十一五”末增长了58%,预计到“十二五”末可达16000台;农产品初加工环节,柴油机、电动机等初加工动力机械2014年底达到14460台。
其他产业机械:畜牧养殖机械、渔业机械、林果业机械保有量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2014年底畜牧养殖机械达到1879台,渔业机械43241台,林果业机械20台。
2、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升
2015年底,全市水稻、油菜、小麦三大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其中机耕水平95%,机播水平44%,机收水平90%,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10、19和2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个百分点,特别是水稻机插秧水平64.2%,全省第一,油菜机播水平75%、油菜机收水平83%,均居全省前列,首次在全省引进自走式采棉机开展了机采棉作业。农机作业领域向经济作物、设施农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
3、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数量与质量同步发展。2015年底,农机作业服务组织机构数量达到500个,人数为8304人,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了36%和42%。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413个, 比 “十一五”末增加194个,居全省第一;“十二五”期间,顺达、瑞光等14个(次)农机专业合作社被评为部、省级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有农机的户数达到31万户,比 “十一五”末增加6万户;倡议并召开了全国首届跨区作业联席会议,中国农谷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唱响全国,年外出机械1900多台(套),收入近亿元。农用航空服务范围拓展到陕西、内蒙古、河南、贵州等14个省市,累计飞行作业时间6000小时,作业面积2000多万亩,在全国七个农用航空服务站中居第三位。市、县、乡三级农机化管理服务网络初步建成,农机培训、销售、维修作业实现市场化。
4、农机化管理水平取得长足发展
农机化投入持续增加。“十二五”期间,中央安排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4.4619亿元,是 “十一五”期间1.5176亿元的3倍多,带动农民投入近13亿元;各项扶持措施带动了整个农机化投入的增长,2015年底,全市农机化总投入达到3.9亿元,比“十一五”末2.6亿增长了50%。
农机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通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平安农机”创建等活动,使“三率”管理水平由“十一五”末的上牌率21.3%、检验率36%、持证率19.4%提高到上牌率33%、检验率58%、持证率26%,农机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创建了3个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农机技术培训更加广泛。“十二五”期间,全市利用阳光工程、现场会等形式开展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培训,每年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7万多人次,已累计培训3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全市农机管理、技术和实用人才三支队伍的科技素质。
政策落实更加高效。“十二五”期间,多个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设立了农机购置补贴“一站式”服务,为购机农民提供受理申请、咨询、组织购机、喷字照相、培训、驾考、上户、办理贷款、建档等“一站式”便捷服务。
5、农机科技创新水平得到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着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新型农机装备和技术,动力机械大型化、配套农机具种类增多、机具适用性不断增强。高性能联合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发展迅速,旋耕施肥播种复式作业机、新型植保、施肥、播种机等不断推向市场。建设了全省唯一一家农机院士工作站。
1、部分环节农机装备仍显不足
大中型、高性能机械发展不快,低技术含量、低效率的农业机械还在大量应用,如全市的手扶拖拉机达到了27万台,农民户均0.5台,造成资源极大浪费;机具配套比不足1:2,机具利用率较低除了配套机具缺乏,种植机械、粮食烘干机械、畜牧水产养殖等机械还显不足,装备数量与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农机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
主要农作物生产环节机械化作业发展不平衡,其中机播环节最为薄弱,阻碍了机械化水平的整体提升;不同作物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农机化发展不平衡;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具数量不足,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养殖业机械化等发展缓慢。
3、农机创新能力依然不强
农机农艺融合的机制尚未建立,农机科技创新条件落后。一些作物品种和栽培模式制约机械化;农机作业能耗高、维修费用高,作业效率低、年利用率低,作业质量不稳定。
4、农机组织化程度和服务能力还需提升
多数农机合作社还属于松散型合作组织,规模小、档次低、幅射能力不强,农机维修网点不健全,服务手段差;经营管理能力不强、服务成本比较高,运行机制还有待完善。机库、机棚、机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缺乏项目支持和政策扶持,农机“看病难、行路难、住房难”问题突出。
5、农机工业及流通企业发展滞后
农机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际需求仍有较大差距,全市12家农机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仅3亿元,规模小、设备陈旧、产品档次低、同质化严重,竞争力不强。农机流通企业小,散乱差的经销商还大量存在,实力强的经销商仅占小部分,不能满足农机化发展的需要。
二、“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为切入点,以建设“南方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推广中心”为契机,把加快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做到农机与农艺融合、农机化与信息化融合,着力调整优化农机装备布局结构、着力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着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技术,着力提高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水平,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创新水平、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生产流通水平,推进农机化加快发展、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体、政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者的主体地位,激发其活力和创造力。利用七大支柱产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报废更新、作业补贴等政策扶持引导作用,促进农机化科学布局和装备结构调整
——因地制宜、统筹协调。坚持农机工业、农机化发展全市一盘棋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不同县(市、区)的基础优势,选择适宜的农机制造产业、农机化技术路线和装备,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机制造、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做到区域优势互补、健康平衡发展、统筹协调推进。
——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坚持把依靠科技和改革创新作为促进农机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途径。加快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棉、油等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技术的突破与集成,探索完善重点环节、重点区域的技术路线和发展模式。扶持先进适用农机的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立足南方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引进、消化、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和装备。
——质效并举、转型升级。推动农机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从业者素质上来,由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大力推动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装备和技术,发展生态农机、绿色农机,促进农业机械化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一流农用航空基地、一流农机大数据中心、一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基地、一流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流农机跨区作业服务队。到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550万千瓦,拖拉机保有量达到35万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万台),机具配套比达到1:2.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2%,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以上;农机工业、农机服务业新增产值达280亿元;“两区一中心”(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区、全面全程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区、区域性农业机械装备展示和交易中心)基本建成
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目标如表1所示。水稻、油菜机械化水平继续在全省保持第一;秸秆机械化还田和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继续保持全省首位;主要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机械化生产取得明显进展,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协调推进;农用航空服务站建设继续领跑全国。农机农艺融合度、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度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逐渐完善,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农机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农机上牌率、检验率、驾驶人员持证率“三率”平均值达到50%。
表1  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目标           单位:%
 
机耕水平
机播水平
机收水平
耕种收综合
机械化水平
水  稻
98
85
98
93
小  
98
85
98
93
玉  
98
70
70
79
油  
98
75
80
84
马铃薯
98
60
70
76
棉  花
98
50
40
63
1、推进农机装备体系建设
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和叠加政策增加农机装备总量、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引导农机服务组织购买大马力、高性能、复式作业机械,把农机装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在巩固发展水稻、小麦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机械装备的同时,着力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加快提升马铃薯、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其它农产品机械装备水平,做到农林牧渔业机械装备全面提升。
2、提升农机作业水平
大力推进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解决棉花、玉米、马铃薯、花生、大豆、果蔬等作物播种、收获关健环节生产机械化的问题;推进畜牧业、渔业、林果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初加工的机械化。
3、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加强农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农机安全监理、技术推广、教育培训、质量投诉与监督及信息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全市农机化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扶持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专业户、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支持建设乡镇农机维修服务站。
4、提升农机安全水平
通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平安农机”创建活动,普及农机安全生产和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法制观念;加强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手段。
5、培养农机行业人才队伍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目标,培养造就一支准确把握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管理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农机化管理队伍;以提升技术支撑能力为目标,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精干高效的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加强对农机手驾驶操作、维护修理知识培训,建设一支致富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
6、发展农机工业及流通企业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以国内大中型农机企业为投资载体,引进借鉴先进地区农机装备制造先进技术和经验,打造农机研发制造、零配件加工、组装、培训、维修服务的全产业链。依托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农机院士工作站等开展农机基础研发。通过市场整合,建设集展示、销售、培训和维修等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农机装备交易中心。
(一)建设全面全程农业机械化推广示范区
  1、提升全程机械化生产装备水平。重点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北部山区和汉江冲积平原以外地区,面积200万亩)、油菜优势生产区(皂当线以南区域,面积100万亩),推进主要农作物机械化,巩固提高精量播种、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玉米机收、马铃薯机收、大豆机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水平,解决高效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的机械应用难题,突破全程机械化所需关键环节机具的瓶颈制约。在蔬菜优势生产区(城郊设施蔬菜基地和汉江百里蔬菜产业带,面积60万亩)、水果优势生产区(面积50万亩),示范推广蔬菜播栽、收获、水果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探索北斗卫星精准定位、自动导航、物联网、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上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农机装备升级换代。
2、大力发展农机特色服务。以建设爱飞客镇为契机,依托中航通飞和荆门航空产业园、荆门农用航空服务站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农用航空服务站二期项目建设,提升农用航空专业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打造成为中南地区领先、国内一流的农用航空作业基地、培训基地。
3、培育壮大生产主体。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建立健全秸秆收储体系,推进秸秆“五化”(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利用,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百亿产业。健全覆盖市、县、乡、经销商(合作社)四级农机服务网络。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建立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专业户为基础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切实提高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全市建成50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力争1家农机合作社进入全国农业合作社50强、全省5强。推进跨区作业,打造中国农谷农机跨区作业品牌。
4、巩固提升农机化示范区创建成果。继续加大全国农机化示范区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京山县全面全程农机化示范县、沙洋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水平。在高效农业生态示范区:双核(屈家岭核心区、彭墩核心区);三带;多点支撑;四廊;六片建设全面全程机械化重点示范区,建设全面全程机械化重点示范区,形成系列农作物、养殖业机械化周年生产模式。 
5、强化农机化基础建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规模化的农机作业服务创造条件。支持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兴建农机具库棚,完善机耕道路和农机维修网点建设,推动解决农机“住房难、行路难、看病难”等问题。
(二)建设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制造产业区
1、培育农机制造基地。依托农机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中型农机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和股份合作,建设七个各具特色的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园:在京山建设农机智能制造产业园进行轮式、履带式拖拉机、环保复式收割机、多功能旋耕机及农机相关零配件制造;在屈家岭建设农机再制造产业园,进行联合收割机再制造及播种机械、植保机械、养殖机械生产;在东宝区(高新区)建设栽植及收获后处理机械产业园,进行干燥机械、清选机械、插秧机生产;在掇刀区(高新区)建设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产业园,进行粮食智能分选、碾米机械等生产;在沙洋建设农作物秸秆收集处理机械产业园,进行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打包机及秧盘、育苗机械设备生产;在钟祥市建设经济作物机械产业园,进行花生收获机及蔬菜播种、移栽机等生产;在漳河新区建设农用航空产业园,与空中拖拉机、画眉鸟等企业合作,进行农用植保飞机、无人驾驶飞机等农用航空器研发与制造。
2、强化农机基础研发。针对南方特色优势作物,按照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要求,通过院企合作、校企合作、市校合作,研发一批先进、适用、高效的农业机械。一是依托陈学庚院士专家团队,开展以玉米、棉花、马铃薯为主的南方旱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发展能够组装、调解、适应多种作物生产要求的轻简化农业机械。二是依托中国农科院院南京农机化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和傅廷栋院士专家团队,在农机企业建设3家以上农机装备研发中心,开展油菜等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解决农机装备结构不合理,农机门类品种缺少,农机科研开发配套系统建设落后等问题。 
(三)建设区域性农业机械装备展示和交易中心
1、培育大型农机流通企业。依托凯跃农机博览城等市场主体,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对县、乡镇个体经销网点进行连锁化、标准化改造,推动农机流通企业优化重组,逐步形成区域性农机交易中心、配送中心、维修中心和培训中心。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提升农机流通业的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2、建设农机大数据中心。推进机械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依托企业,建设农机大数据中心,通过大数据运用,开展农机安全监管、推广、培训、农机作业信息收集、发布及农机产品销售、服务等。
3、推进售后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严格落实农机“三包”规定,鼓励农机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增加维修和培训设施设备投入,配备必要的技术人员,为用户提供及时完善的售后服务和使用技能培训,提高农机售后服务水平。加快服务模式创新,推广农机购置、证照办理、售后维修等一站式服务。大力发展农机维修服务网络,建成一批功能齐全、反应快捷、服务高效的综合性农机维修中心。
4、促进农机循环消费和回收利用。依托东宝鄂中循环产业城建设区域农机展示中心、报废更新中心,依法从事农机回收拆解业务,提高回收拆解水平。完善二手农机、农机报废与回收等相关规章制度,引导农机企业、专业市场开展农机租赁和二手农机经营。鼓励农机产品升级更新,推广应用安全、节能、环保型农机,加快淘汰老旧及高耗能农机。
四、“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点工程及相关项目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农机零配件、整机制造厂商,实现农机制造规模企业跨越发展,力争到2020年,农业机械装备新增产值达到105亿元。
相关项目:
1、京山轻机高速插秧机项目。投资5亿元,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年生产高速插秧机4万台。
2、广东超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项目。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350亩,建设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年生产50-90马力拖拉机1万台,配套农业机械零配件、环保复式收割机生产。
3、湖北益农机械装备制造项目。投资15亿元,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年产各种型号履带式拖拉机1000台、山地多用旋耕机2000台、高速插秧机2000台。
4、大汉隆城农业机械制造项目。投资55亿元,占地面积1200亩,生产环保型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打造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机械综合体。
5、荣谊塑胶秧盘升级及专用播种设备制造项目。投资2亿元,年生产专用秧盘3亿片;各类专用播种机1000台套。
6、沙洋青山农机公司秸秆处理机械制造项目。投资0.5亿元,年生产打包机、秸秆还田机3000台套。
7、江苏常柴(湖北)插秧机制造项目。投资1亿元,年生产插秧机5000台套,各类插秧机零配件10万余件。
8、安徽金锡(湖北)粮食烘干机制造项目。投资1亿元,年生产各类低温粮食烘干机1000台套。
9、叶威粮机粮食机械智能化项目。投资2亿元,年产粮食智能分选成套设备、成套加工设备及机器人300套。
10、豪丰(湖北)农机制造项目。投资20亿元,年生产玉米联合收割机、各类精量播种机1.3万台套。
11、福田雷沃农机再制造项目。投资5亿元,采用先进适用的再制造技术、工艺,对废旧农机零配件进行修复改造,年再制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10000台套。
12、钟祥农兴农机升级改造项目。投资3亿元,对农兴公司进行搬迁及升级改造,进行花生收获机及蔬菜播种机、移栽机的生产。
13、农用航空整机研发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6亿元,年生产各类农用植保飞机、无人机1000架。
(二)农业机械化生产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项目建设、农机购置补贴等,重点推进农用航空、秸秆综合利用、粮食烘干等技术的普及应用,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带动农机化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力争到2020年,农机化生产新增产值达到137亿元。
相关项目:
1、农用航空二期建设项目。拟投资2亿元,购置塞斯纳208B型飞机3架,运-12飞机2架、直11直升机1架、运-5B(D)飞机4架,开展农用航空作业人才培训。
2、农机购置补贴。拟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5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6万台(套),其中:拖拉机1万台、收割机8000台、插秧机1.5万台,受益农户4万户。
3、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干工程项目。拟投资0.6亿元,支持20个农机合作社建设粮食烘干中心,每个烘干中心达到日处理200吨的烘干能力。
4、秸秆粉碎还田工程项目。拟投资1.1亿元,购置安装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粉碎)装置6000套、粉碎还田机2000台,建设万亩以上规模的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基地50个,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面积500万亩。
5、秸秆收贮体系建设项目。拟投资2.4亿元,建设50个万吨以上规模秸秆收贮中心,配套建设600个村秸秆收购点,推广秸秆收集打捆、加工处理机械2000台套。
6、秸秆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化典型示范项目。拟投资6.5亿元,建设11家秸秆综合利用典型示范企业,年利用秸秆90万吨。
7、东宝秸秆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拟投资8亿元,建设年产30万立方米环保秸秆禾香板,延伸产业链发展板式家具15万套、套装门30万套、饰面板200万平方米;秸秆燃料乙醇1万吨。
8、MB住宅产业化集成产业园项目。拟投资3.5亿元,建设15条稻麦板生产线。
9、10万吨稻草绳稻草垫建设项目。拟投资0.4亿元,年生产50万根(×22米)1100万米稻草绳,20万床(6×2)240万平方米稻草垫。
10、闽中现代食用菌产业园综合项目。拟投资40亿元,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开展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
(三)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项目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开展农机化作业服务进行重点倾斜,对工商资本进入农机化相关领域进行合理引导。解决农机合作社办公场所和场库棚建设用地问题,鼓励其进行全产业链经营,推动新型经营主体的横向联合与纵向协作,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大合作、大联合、大发展。
相关项目:
1、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与体系建设项目。拟投资0.8亿元,支持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联社、股份制作业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农机租赁公司等,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大合作、大联合、大发展。
2、全面全程农机化示范县创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项目。拟投资0.1亿元,创建专业农机化示范区。
3、东风井关蔬菜机械化高效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拟投资0.1亿元,建设万亩机械化生产示范区,示范推广蔬菜播栽、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
4、中国农谷福田雷沃农机化示范区项目。拟投资0.1亿元,在“双核”“多点支撑”,建设全面全程机械化重点示范区,形成系列农作物、养殖业机械化周年生产模式。
5、东风井关村建设项目。拟投资0.1亿元,选择1个村,示范应用东风井关农机产品。
6、互联网+北斗导航农机智能驾驶示范应用项目。拟投资0.5亿元,在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及自动驾驶系统,发展精准农业;建立基于“互联网+”农机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7、农机合作社机库棚建设项目。拟投资0.8亿元,支持100个农机合作社建设机库6万平方米、机棚10万平方米,硬化停机坪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设施建设。
8、农村机耕道示范建设项目。拟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产创建工程项目,投资0.6亿元,改善农机下田作业通行道路条件,修建4.5米宽硬化路面机耕道200公里。
(四)农业机械流通及售后服务提速工程
通过培育大型农机流通企业,发展农机大数据,规范农机售后服务等,实现农机流通的规模化、售后服务专业化,力争到2020年,农业机械流通及售后新增产值36亿元。
相关项目:
1、凯跃农机博览城建设项目。拟投资8亿元,占地533亩,建设集农机、农资、农用运输机械、工程建筑和园林机械、二手机械设备、农机配件等六大专业市场,配套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金融、会展和农机培训、检测维修、装配、农耕文化等功能服务,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2、农机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投资0.5亿元,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手机终端等获取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作业信息、安全信息,并及时分析发布。
3、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投资0.2亿元,依托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经销企业,建设50个规范的乡镇级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综合一级维修点5个、二级维修点45个)。
4、农机报废更新中心建设项目。投资0.5亿元,依托东宝鄂中循环产业城建设区域农机报废更新中心、展示中心。
5、农机具报废更新项目。拟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5亿元,对全市老旧、耗能农机具报废更新。
五、“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争取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投入保障
争取各级党委政府财政、发改、科技、金融、农业等部门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把促进和支持农机化发展纳入政府和部门的日常工作提高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认识程度为农机化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争取力度争取增加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示范项目经费;争取各级财政对重点机具实行叠加补贴,对重点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实施作业补贴争取对农机化公共和社会服务体系、机耕道、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加大投入力度。 
(二)鼓励创新农机农艺融合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适应农机化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农机化科技创新,搭建创新平台,加快农机产品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的进程。积极引导农业机械向智能化、多功能、高效率方向发展,进行精准农业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从品种选择、作物栽培、田间管理、产后加工等领域入手,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逐步建立政产学研推合作多部门广泛参与的农机化科技创新体系
(三)加强农机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壮大农机人才队伍、提升农机人才素质、改善农机人才结构,逐步形成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和社会环境。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教育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有技能、会经营、能操作使用现代农业装备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思想业务过硬的农机化产业大军;加强农机化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出品德高、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农机化干部队伍。加快人才引进步伐,着力培育一批专业技术精、综合能力强的年轻队伍,逐步解决人员老化问题,确保自身建设要时刻与业务发展相协调、相适应。充分整合和利用各种资源,有计划、分层次、多渠道开展农机化人才培养,为促进农机化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四)加强农业机械监管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夯实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形成“政府负责、农机主抓、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农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创新农机安全教育形式,组织农机监理人员深入农村集市、田间场院,开展经常化、制度化的安全教育。加强源头管理,努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上牌率”“持证率”和“检验率”。积极开展农机安全应急培训与应急演练,加强农机事故勘查与应急救援工作,努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严厉打击无牌行驶、无证驾驶、未检验作业、违规发放牌证等违反农机安全法规行为。
(五)强化招商引资为农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落实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按照“六个一”产业链招商机制,成立农机系统招商专班,实现资源与信息共享,不仅要与上海纽荷兰、河南豪丰、福田雷沃重工、江苏常柴、中国一拖、东风井关公司等农机制造一线企业接洽,还要与具有发展潜力的农机制造二、三线企业接洽,争取将主机制造、零配件制造等全产业链落户荆门。
(六)加强宣传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外部环境保障
宣传农机化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和油料安全、保障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宣传农机部门廉洁高效,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引起社会各界和社会舆论对农机化事业的认同和对农机化工作的支持;宣传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典型人物、典型经验、典型案例,为农机化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附:“十三五”农业机械化重点建设项目
类型
项目名称
建设地点
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
年产值
投资主体
资金来源
合计
 
 
 
221.3
278
 
 
农业机械装备装备制造类(投资135.5亿元,产值105亿元)
1
京山轻机高速插秧机项目
京山县
占地100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年生产高速插秧机4万台
5
28
京山轻机
自筹
2
广东超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项目
京山县
占地面积350亩,建设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年生产50-90马力拖拉机1万台,农业机械零配件、环保复式收割机生产
20
15
广东超能公司
自筹
3
湖北益农机械装备制造项目
京山县
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年产各种型号履带式拖拉机1000台、山地多用旋耕机2000台、高速插秧机2000台。
15
2
河南益农公司
自筹、招商引资
4
大汉隆城农业机械制造项目
京山县
占地面积1200亩,生产环保型动力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打造集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机械综合体。
55
20
武汉大汉隆城有限公司
自筹、招商引资
5
荣谊塑胶秧盘升级及专用播种设备制造项目
沙洋县
年生产专用秧盘3亿片;各类专用播种机1000台套
2
4
沙洋荣谊塑胶公司
自筹、招商引资
6
沙洋青山农机公司秸秆处理机械制造项目
沙洋县
年生产打包机、秸秆还田机3000台套
0.5
1
沙洋青山农机公司
自筹、招商引资
7
江苏常柴(湖北)插秧机制造项目
东宝区(高新区)
年生产插秧机5000台套,各类插秧机零配件10万余件
1
2.5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8
安徽金锡(湖北)粮食烘干机制造项目
东宝区(高新区)
年生产各类低温粮食烘干机1000台套
1
2.5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9
叶威粮机粮食机械智能化项目
掇刀区
年产粮食智能分选成套设备、成套加工设备及机器人300套
2
5
市场主体
自筹、招商引资
10
豪丰(湖北)农机制造项目
屈家岭管理区
年生产玉米联合收割机、各类精量播种机1.3万台套
20
10
河南豪丰公司
自筹、招商引资
11
福田雷沃农机再制造项目
屈家岭管理区
采用先进适用的再制造技术、工艺,对废旧农机零配件进行修复改造,年再制造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10000台套
5
5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12
钟祥农兴农机升级改造项目
钟祥市
引进资金,对农兴公司进行搬迁及升级改造,进行花生收获机及蔬菜播种机、移栽机的生产
3
6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13
农用航空整机研发制造产业园项目
漳河新区(高新区)
年生产各类农用植保飞机、无人机1000架
6
4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农业机械化生产类(投资71亿元,产值,137亿元)
14
农用航空二期建设项目
漳河新区
争取国家农用航空项目资金,购置塞斯纳208B型飞机3架,运-12飞机2架、直11直升机1架、运-5B(D)飞机4架,开展农用航空作业人才培训
2
2
国家投资、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国家投资
15
农机购置补贴
各县市区
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补贴各类农机具6万台(套),其中:拖拉机1万台、收割机8000台、插秧机1.5万台,受益农户4万户
6.5
31.5
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
16
农机合作社粮食烘干工程项目
各县市区
支持20个农机合作社建设粮食烘干中心,每个烘干中心达到日处理200吨的烘干能力
0.6
0.5
农机合作社
国家投资、合作社自筹
17
秸秆粉碎还田工程项目
各县市区
购置安装联合收割机秸秆切碎(粉碎)装置6000套、粉碎还田机2000台,建设万亩以上规模的油菜、小麦、水稻、玉米秸秆粉碎还田高产高效种植示范基地50个,秸秆机械粉碎还田面积500万亩
1.1
3
市场主体
国家投资、自筹
18
秸秆收贮体系建设项目
各县市区
建设50个万吨以上规模秸秆收贮中心,配套建设600个村秸秆收购点,推广秸秆收集打捆、加工处理机械2000台套
2.4
4
市场主体
国家投资、自筹
19
秸秆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化典型示范项目
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
建设11家秸秆综合利用典型示范企业,年利用秸秆90万吨
6.5
20
市场主体
自筹、国家补贴
20
东宝秸秆循环综合利用产业园项目
东宝区
年产30万立方米环保秸秆禾香板,延伸产业链发展板式家具15万套、套装门30万套、饰面板200万平方米;秸秆燃料乙醇1万吨
8
20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21
MB住宅产业化集成产业园项目
钟祥市
建设15条稻麦板生产线
3.5
15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国家补贴
22
10万吨稻草绳稻草垫建设项目
钟祥市
年生产50万根(×22米)1100万米稻草绳,20万床(6×2)240万平方米稻草垫
0.4
1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国家补贴
23
闽中现代食用菌产业园综合项目
京山县
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开展食用菌全产业链生产
40
40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农业机械化服务能力建设类(投资3.1亿元)
24
农机公共服务能力与体系建设项目
各县市区
支持10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组织形式,成立农机合作社联社、股份制作业公司、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农机租赁公司等,促进农机服务组织大合作、大联合、大发展
0.8
 
农机合作社
国家投资、自筹
25
全面全程农机化示范县创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项目
京山县、沙洋县
 
0.1
 
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
26
东风井关蔬菜机械化高效生产示范区
蔬菜优势生产区
建设万亩机械化生产示范区,示范推广蔬菜播栽、收获等环节机械化技术
0.1
 
市场主体
自筹、招商引资、争取国家资金
27
中国农谷福田雷沃农机化示范区项目
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在“双核”“多点支撑”,建设全面全程机械化重点示范区,形成系列农作物、养殖业机械化周年生产模式
0.1
 
市场主体
自筹、招商引资、争取国家资金
28
东风井关村建设项目
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选择1个村,示范应用东风井关农机产品
0.1
 
市场主体
自筹、招商引资、争取国家资金
29
互联网+北斗导航农机智能驾驶示范应用项目
各县市区
在大型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安装北斗导航系统及自动驾驶系统,发展精准农业;建立基于“互联网+”农机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
0.5
 
市场主体
国家投资、自筹
30
农机合作社机库棚建设
各县市区
100个农机合作社建设机库6万平方米、机棚10万平方米,硬化停机坪5万平方米,以及配套设施建设
0.8
 
农机合作社
国家投资、自筹
31
农村机耕道示范建设项目
屈家岭、彭墩核心区,东宝区子陵镇等
对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高产创建工程项目,改善农机下田作业通行道路条件,修建4.5米宽硬化路面机耕道200公里
0.6
 
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
农业机械流通及售后类(投资11.7亿元,产值36亿元)
32
凯跃农机博览城建设
掇刀区
占地533亩,建设集农机、农资、农用运输机械、工程建筑和园林机械、二手机械设备、农机配件等六大专业市场,配套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金融、会展和农机培训、检测维修、装配、农耕文化等功能服务,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
8
30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33
农机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
全市
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手机终端等获取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作业信息、安全信息,并及时分析发布
0.5
2
市场主体、国家投资
招商引资、国家投资
34
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各县市区
依托农机合作社、农业机械经销企业,建设50个规范的乡镇级区域农机维修服务中心(综合一级维修点5个、二级维修点45个)
0.2
2
农机合作社
国家投资、自筹
35
农机报废更新中心建设项目
东宝区
依托东宝鄂中循环产业城建设区域农机报废更新中心、农机展示中心
0.5
2
市场主体
招商引资
36
农机具报废更新项目
各县市区
 
2.5
 
国家投资
国家投资